Cart
南島咖啡部落廚房的靈魂人物 Lily 姊(溫秀琴),來自臺東達魯瑪克部落,是一 位資深的部落文化工作者,也是一位充滿創意、美感與料理天賦的主廚。不論 是過去在糖廠附近、或是隱身史博館裡的餐廳,或今日臺東大學校園中的部落 廚房,只要有她在,料理永遠會有驚喜!招牌的『荖葉水餃』,隨著季節加入不 同的當季野菜;魯凱族傳統「血腸」,沾上加了野生小番茄、蒜頭、檸檬、辣椒 的清爽醬汁,讓人大呼過癮。
溫秀琴曾參與樸門永續設計(permaculture)的認證課程,她以「永續實踐」為核 心,設計符合生態平衡的生活方式,盡量使用自然元素為素材,打造「達瓦 娜」。除了製作原始粗獷的漂流木桌椅外,還建造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樹屋和竹 屋,屋內窯灶則以部落傳統工法建置,烘烤最具風味代表的獵人烤肉和土窯麵 包。尤其是慢火細烤的山豬肉,當熱騰騰端上餐桌時,除香氣橫溢外,也自然 釋放來自山林那種令人感動的純粹原味。溫秀琴表示,有時自己會扛著鋤頭, 當起假日農夫,種植洛神葵、紅藜、玉米、香蕉及木薯等在地食材,供應廚房 料理使用,盡量降低食物里程,達成低碳足跡的綠色飲食目標。溫秀琴以虔敬 的態度向大自然學習,刻意減少人為不當管理,建立豐富的家園生態環境,提 供生物多樣的理想棲地,而放養在庭院的雞和兔子,以及圈養的麝香豬與山 豬,則是家園內忠實可愛的動物朋友,每日幫忙解決餐廳的剩食,體現食物零 浪費的循環,實現樸門永續設計所追求的食物森林理想。
年輕時跟老公北上打拚,中年才返回家鄉。看著部落婦女做手工藝品自己也 加入其中,剛開始想法只是想幫家人製作好看又可以省購買費。因在在都會區 住過20年製作的想法材料不同傳統,作品也也別有不一樣的美感。也因這樣往 往家人穿者不太一樣的服飾也受到很多人欣賞也很多人希望能擁有,這樣的契 機讓她開始販賣自己的手工製品。
“野”是原來的,自然的,不加以裝飾的。
製作過程的食材運用以族人耕種的 產出創味。
“野”創作者無限想像的空間,不拘泥於容和,自在的、快樂的、有泥土味道的、文化內涵的、族人智慧的,這些都是野饅味的~辛香料。
小朋友企業社登記於100年,106年5月成立「小朋友多肉植物坊」,以植物培 育、教學、銷售等對外營業,成立至今己接待一粒麥子、世界展望會…等許許 多多社會及教育團體進行園藝相關教育活動(相關活動照片可參考小朋友多肉植 物坊粉絲專業),深獲活動單位好評,近年來更結合政府長照政策,進行長者園 藝治療活動,育教於樂,期盼能藉此計劃,擴大經營方向,提高產業品質。小 朋友多肉植物坊目前佔地約100坪,地理位置位於東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文化廣 場旁,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東園一街190-1號,係家族所共有,園內設有辦公室 暨銷售店面建築物約30坪,簡易棚架及花架,多肉植物約千餘盆,。經營方式 係於園內培育並販售多肉植物為主,另兼銷售植物售週邊商品如花盆、器皿、 介質土壤及所需肥料,另設置有咖啡廰販售咖啡飲品、點心供遊客休憩等。自開 園以來,廣受植物迷喜愛,並循網路行銷方式,吸引單位蒞臨參觀教學,或提 供師資及材料親至授課單位進行教學活動。由於多肉植物具有種植容易、管理 方便及療癒心理等特性,近年來廣受人們喜愛,因此市場銷售熱烈,本園即順 應潮流,以此植物為銷售主力,發展相關課程及產業。
頭目香椿養生農場』位於台東縣卑南鄉達魯瑪克部落,緊依著中央山脈末端大南溪水源保護區。
在2006年,古昌弘回鄉接手幫忙父親打理香椿園生產以及行銷推廣,主要的產品就是帶有甜蜜香氣的「頭目的香椿茶」,古昌弘開始有計畫地發展香椿產業,將香椿園擴大面積為1.5甲,種植了4,000棵的香椿樹。每年採收期3月到12月,採收後曬乾的年產量約有2噸作為批發,而每次採收都保留了嫩芽的部分,作為自家招牌產品「頭目的香椿茶」的原材料。有鑒於一般人對於香椿獨特的氣味接受度不高,古昌弘苦思良久想到了種在香椿園內的香蘭葉(別名七葉蘭、香林投),這種葉子有種溫暖的淡淡芋頭香,是東南亞常見的香草,搭配香椿葉,彷彿是注定的情人,相當吻合。
推出後,凡是喝過的人,都驚喜不已,懷疑喝下的是香椿茶嗎?因為綜合起來的味道很清甜,尾韻也非常回甘。頭目為了確保食用安全,在香椿的種植園中,完全採取自然無毒的生產方式,不噴灑農藥、除草劑和化肥,並以人工打草與採收,古昌弘也很認真地為香椿做產銷履歷,目前頭目所產的香椿都經檢驗無農藥殘留,並且通過SGS認證、慈心有機驗證。
我叫巴哥住台東唯一魯凱族族群的『達魯瑪克』部落,因故鄉的故事非常多 也因它安靜純樸,能讓你感受到原住民的生活。『達魯瑪克』部落是休閒渡假悠 閒慢活的好地方,適合全家出遊住宿,所以回到自己的部落後更想把部落的美 麗和部落的故事,來帶導覽方式解說介紹給喜歡我們,魯凱族(達魯瑪克部落)的 朋友,巴哥宿醉屋是一個很棒的休息站,除了環境優美還有大自然的鬧鐘《飛 鼠,、山羌、孔雀雞》的呼叫,三樓可直視『綠島』。部落也可預訂風味餐,也 有(卡拉啦)可輕鬆唱出廢氣及壓力,7 分鐘可盡速到達全國知名的『知本溫泉』 泡湯,能讓人全身筋骨更能放鬆。還可安排分享非常精彩的部落導覽及射箭、 彈弓體驗、魯凱“瘋”味餐、私密景點行程,也會幫(帶)客人安排台東海岸線、 花東縱谷線及南迴線一天一夜、二天一夜、三天,各景點+體驗各族群的旅遊 行程,歡迎各地的好朋友一起來分享,感恩~
刀不是拿來耍帥的,只要到山上,山林自然而然就會教你如何使用刀』, 魯凱族佩刀,每把刀都有它的生命,不是冰冷的鋼鐵。『刀,也不是隨便賣 的』,製作原民佩刀,堅持發揚原民文化,向他買刀前,必須完成他指定的課 程。課程需『上248小時』,這段時間,買刀者必須配著訂刀,參與各項事務, 認識達魯瑪克部落及用刀禮儀,『與刀建立感情』。他笑著說,248小時只是一 個概念,不是真的要上滿,但是一定要達到一定程度,才有資格擁有刀。『魯 凱族的刀,是有生命的』,魯凱族一生擁有5把刀。剛出生的時候,父母親會在 嬰兒床旁或是枕頭下,放一把小刀,讓小孩子壓驚。13或14歲男孩必須到部落 青年會所接受成人教育,家長會送給男孩正式佩刀,這把刀叫做『工作刀』, 象徵學習任何事務的開始。我們的祖先沒有留下孔明燈,只有留下土地」,李 張力元和部落協會,這幾年積極重建舊部落,推展生態、文化觀光。他認為 『刀』不是拿來傷害生命的武器,而是開啟山林的鎖鑰,將魯凱族青年和大地 再度連結。